
【第1篇】論語學習心得怎么寫850字
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仁以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遠乎?”
“士”什么意思?“士,事也。”[1]也就是說,一個人被推舉出來為大家做事,就是士。既然出來為大家做事,他在社會上就有了一定的地位,有了一個位置,故而《漢書?食貨志》說“學以居位曰士?!焙髞磉x士用科舉的辦法??凭褪且粋€方面的才能,舉就是推舉。就是通過考試看誰有能力,有能力者為士。從鄉(xiāng)試開始,一級一級的考上去,鄉(xiāng)試考的好的叫中舉,就是你可以向上推舉的意思。在全國舉行的會試中,考的最好的叫貢生,貢生就是等著向皇帝進貢人才的意思?;实鄣钤囈院螅谝幻褪恰斑M士”。通俗的說,就是進級為士。這就是“學而優(yōu)則仕”這句話的來歷。既然被選上了,就有了升遷,就有了官職的大小,“是以為大夫卿士?!盵2]后來把出來做官,叫做出仕。按今天的說法就是當公務(wù)員吧。
做公務(wù)員首先是為老百姓辦事的。那么古人對于士有什么要求嗎?有。在這里曾子為出來作士的人提出了最起碼的要求。他說,出來為大家做事的人,不可以不洪毅,“弘”就是弘大,胸襟大,氣度大,眼光大?!耙恪本褪菆砸?、堅韌、有百折不回的氣概和毅力。一個知識分子,走上了仕途,首先要志向遠大,即所謂弘大,立大志向,辦大事,辦好事,堅定不移地向前走。為了老百姓,目標再遠,困難再大,也絕不動搖。而且要把自己擔負的責任看作是天職。這里的標準是什么?當然是仁,以推行仁政為己任,這是最最重要的。為了推行仁政死而后已!
所以當官的不要怕?lián)撠熑?,你不愿意擔負責任就不要當官。當官的就要推行仁政,施仁政,愛人民,用仁德來管理百姓,用仁德來要求自己,用仁德來作為自己為官的原則和檢查衡量能力的標準。在曾子看來,要享福別做官,要發(fā)財別做官,不能任重道遠,不能吃苦耐勞,不能一絲不茍地為國家辦事,為老百姓辦事,不能實行仁政的人,真的不如回家賣紅薯。人都是要死的,為實現(xiàn)自己的理想而死,,一心一意地為老百姓辦事的人,死了才沒有什么后悔和遺憾,才能做到死而后已,否則就是行尸走肉,不配士這個稱呼。
精選用戶撰寫心得72人覺得有幫助
學習《論語》的心得其實挺講究的,不是說把書翻幾遍就行。我以前剛接觸的時候,以為只要背熟了孔子的話就完事了,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完全不對勁。后來慢慢摸索出來一些門道,倒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東西,就是多琢磨、多對比,再結(jié)合自己的經(jīng)歷去理解。
比如,“學而時習之”,這句大家都熟悉,但具體怎么“時習”?我剛開始覺得就是反復(fù)背誦,可后來發(fā)現(xiàn),真正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。有人喜歡早上讀,有人晚上看,各有各的習慣。我有個朋友,他每天睡前都會把當天學到的內(nèi)容用自己的話復(fù)述一遍,結(jié)果進步特別快。這事提醒我,學習不能死記硬背,得找到適合自己的節(jié)奏。
還有一次,我在研究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時候,總覺得有點模糊。后來我去觀察周圍的人,發(fā)現(xiàn)這句話不只是簡單的道理,它更多是在教我們換位思考。有時候看到別人做錯事,我就會想,如果是我自己會不會也犯類似的錯,這樣心里就平衡多了。所以我覺得,《論語》里的東西不是說說而已,得用在生活中才行。
不過也有點讓我困惑的地方,有時候看到古人的思想和現(xiàn)代生活差別太大,比如“三年無改于父之道”,我就有點搞不懂。后來跟幾個老學者聊了聊,他們說這句的意思并不是完全照搬父母的做法,而是要繼承他們的精神。比如父母重視誠實,那咱們就得堅持這一點,而不是照搬他們的具體行為。這讓我明白,有些話不能光看表面意思。
書寫注意事項:
寫心得的時候,千萬別光抄書本上的解釋。有一次我寫心得,里面引用了不少注釋,結(jié)果老師批評我說太依賴別人的想法,沒自己的體會。后來我調(diào)整了一下,把自己的一些真實感受放進去,反而效果更好。畢竟心得,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感悟,哪怕寫的不太專業(yè)也沒關(guān)系。
再比如,有時候我會把“君子食無求飽”寫成“君子食無求飽”,雖然意思差不多,但還是能感覺到自己寫錯了。后來我發(fā)現(xiàn),這種小問題其實沒什么大不了的,關(guān)鍵是別糾結(jié)這些細節(jié),重要的是把重點抓住。寫心得的時候,與其追求完美,不如先把思路理清楚。
【第2篇】學習論語后的心得體會怎么寫750字
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身為中國人,不但要關(guān)注當代文化,更應(yīng)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。由于我學識尚淺,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,但也一樣受益匪淺。
孔子應(yīng)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(chuàng)始人了,他的《論語》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,大多關(guān)于學習,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。
《論語》中有一句“學而時習之。不亦說乎?”告訴我們,學習知識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,更重要的是要經(jīng)常溫習,鞏固知識。同時,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,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。另一句“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?!币苍趶娬{(diào)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,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、新發(fā)現(xiàn)。從表面上看,要“溫故知新”很困難,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,總會有新的發(fā)現(xiàn)。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(jīng)驗??鬃拥倪@學習方法古今通用,也是現(xiàn)代教育人士提倡的。通過細讀《論語》,僅閱兩句話,就收獲了這一學習方法,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?
《論語》中有一段“積土成山,風雨興焉,積水成淵,蛟龍生焉。積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備焉。故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”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。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,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,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。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,才能匯聚成深淵,蛟龍自然來了。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,長期不斷,也就養(yǎng)成了品德,心靈也自然升華了。只有積累一步半步,才能走到千里之外。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,才能形成江海。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,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、經(jīng)驗,最后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,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?
《論語》只是眾多經(jīng)典古文中較優(yōu)秀的一部,經(jīng)常品讀古文,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,還教會我們學習、做人,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?
學習論語后的
精選用戶撰寫心得57人覺得有幫助
寫心得體會,說實話剛開始我也沒什么頭緒。后來琢磨著,既然是寫心得,就得真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掏出來說說?!墩撜Z》這書我看了好幾遍了,每次看都有新感覺。寫的時候,就想著從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下手,比如說孔子講的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”。當時看到這句話,我就想,這話說得多實在。學是基礎(chǔ),可光學不思考,那學來的知識就跟沒學一樣;反過來,光空想不學,腦子再靈光也白搭。
寫的時候,我也沒特意去追求什么格式,就是順著自己的思路走。有時候?qū)懼鴮懼蝗幻俺鰝€想法,就趕緊記下來。比如孔子提到“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”,我當時就在想,現(xiàn)在生活條件好了,是不是很多人都忘了這個道理?于是就寫了點自己的理解,覺得現(xiàn)在人太講究物質(zhì)享受了,反而容易忽略內(nèi)心的成長。
還有一次,我寫到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這一句時,有點卡住了。想了半天才明白,原來寫心得不是單純復(fù)述原文,而是要把自己的感受放進去。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樣,把你心里的想法說出來就行。所以我就結(jié)合身邊的事例寫了點感想,講的是工作中遇到的矛盾,提醒自己以后做事要多替別人想想。
其實寫心得最重要的是真實,別老想著寫出什么高大上的東西。我記得有一次寫心得,寫著寫著就把“篤行之”的“篤”寫成了“篤定”的“篤”,當時也沒察覺,后來朋友指出來我才注意到。不過這事倒讓我明白,寫東西時千萬別太較真,有時候順其自然反而更好。要是老糾結(jié)字詞對不對,反倒會讓自己陷入糾結(jié)。
書寫注意事項:
寫心得的時候,最好別拘泥于某一句話或某一段話。有時候一本書的整體精神才是重點。比如《論語》講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,把這些道理結(jié)合起來看,就能發(fā)現(xiàn)孔子的思想其實很接地氣。寫心得的時候,如果能抓住這一點,就能寫出點不一樣的東西。
【第3篇】學習論語學而篇的心得體會怎么寫2050字
論語相信大家都有學習過。論語派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獨特存在,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學習論語學而篇的心得體會,希望大家喜歡!
學習論語學而篇的心得體會范文篇子曰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,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,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兒時的吟誦這是在我的腦海中回響開來。索性用這吟誦做一個開篇,開始我《學而篇》學習心得的敘寫。
全6章,內(nèi)容涉及仁、孝、信等道德的各個方面。在現(xiàn)在看來也遠不會過時。忽然想起上星期在聽學長學姐答辯的時候,老師根據(jù)北村的文章問了一個問題在中國是沒有信仰的,你認為基督教不能在中國扎根、廣泛傳播的原因是什么?熟不知,那時我多想說,中國人怎么會沒有信仰,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化中積淀了多少智慧與圣明。我們有信仰的,我們信仰的是五千年凝結(jié)成的智慧,我們信仰的是源源而來理性,我們信仰仁與禮。我們不會在做錯事的時候懺悔,也會少了期望得到時的祈禱,我們有一套禮法去約束我們,一直做一位君子,在自救中救贖。學而篇里的章節(jié)就讓我看到了這些,看到了促成人們內(nèi)心強大的理性武器,看到了君子之身的感召力。
先說我最喜歡的一章曾子曰:吾日三省吾身,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 師曰:人總是不斷地在反省,在反省中領(lǐng)悟生活的真諦,在反省中修正自己的行為。于是人一步一步從猿進化為萬物之靈。反省不僅僅是反思。反省是積極主動的對過去行為的自我論定,是在社會共同認知的是非標準下進行自我修正。省,又有省悟的意思。由省查而省悟,由省悟而不斷修正自己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人就會逐步進入知明而行無過矣的境界。 我對此深表贊同,同時,我更想表達對于本章提到的三個方面表示喝彩。曾子性情沉靜,舉止穩(wěn)重,為人謹慎,待人謙恭,以孝著稱。曾提出慎終(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),追遠(虔誠地追念祖先),民德歸厚(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養(yǎng))的主張。此處三句應(yīng)是他提出的修養(yǎng)方法。
那么曾子為什么強調(diào)要從上述三個方面進行反省?疑問剛一出老師就做出了詳細的解說。陳祥道《論語全解》卷一說:謀貴忠,言貴信,傳貴習。謀、交、傳者,施諸人;忠、信、習者,存諸已。先忠信而后習,與《易》言忠信、進德,繼之以修辭,立其誠,《禮》言尊德性而繼之以道問學同意。 也就是說,曾子的三省講的是進德修業(yè)的大事情。進德以忠信為本,修業(yè)以習傳為基。忠本于心,《說文》:忠,敬也,從心,中聲。段玉裁補 盡心曰忠以足其義。也就是說一個人謀事要盡心竭力,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愛崗敬業(yè)。信本于言,《說文》:信,誠也。從人從言。也就是說,與人交往,說話要誠實。你說話不誠實,凈說假話騙人,你最終沒有一個朋友,也不會有任何一個上司信任你。做到了為人謀而忠,與人交而信,再把老師傳授的學業(yè)反復(fù)練習,使之成為安身立命的本錢,那么你就會成為有德有才的人而受到別人的尊敬和信任,你的生活道路就會平坦許多。
生活道路開始平坦,是非常誘惑人的一種境況,而我則更想說,曾子是在用一種信仰在約束自己,也在傳播這一信仰的同時,反作用于世人也能這樣約束自己的行為。這種信仰是在君子的光環(huán),是觸手可得的神的光芒。每天都反?。鹤鲥e的事,沒做好的事,做好的事,不幸的事,幸福的事。每天都會有一堆故事能夠串成五彩的珠子。想想自己對朋友有沒有不真誠,有沒有不信任,在一個陽光的午后,一種坦然也便油然而生。若是有所汗顏,那必定會有積極的行動去補救,美好的友情也就這樣愈加滋生曼妙。想想工作中有沒有謀私,有沒有忠于這個組織,也許就在這個時候,心凝地更緊了一些,對于這個組織擁有了更多想要實現(xiàn)的夢想,把自己的夢與組織相連,在瞬間也變得坦然起來,試想是否可以理解成一種信仰的力量呢?想一想,學到的東西有沒有復(fù)習有沒有再做深一步的探究,是不是頓時就會生出一股動力,去發(fā)散思維,那樣是不是就會少了很多頹廢的日子,每一天都是充實而又精彩的演出。
再回到開篇的子曰: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悅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
子說:學習與實踐是快樂的!和朋友交流溝通是快樂的!不輕易生氣有修養(yǎng)的人是快樂的!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?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,是快樂的。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是快樂的。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悅乎?大家天天見見面說說話,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,交流溝通才是快樂的。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知道也不生氣,因為有修養(yǎng)才是快樂的。沒有修養(yǎng)的人,天天與人斗與地斗與天斗,老干仗,老生氣能快樂嗎?不快樂能健康嗎?
其實人的快樂按照告子食色性也的論斷,人在得到食物維持了生命時是快樂的;在得到交配歡愛對象時是快樂的。這是生理層面上得到滿足時的快樂??鬃诱J為,人的快樂的獲得,還有精神層面的快樂,就是通過學習與交往和修養(yǎng)的寬容而獲得的。
簡短的兩句話,16章里的兩章內(nèi)容,儼然不失為我們平常生活的樂道,一方面告訴我們?nèi)バ拚?、提升自身,一方面告訴我們懂得欣賞、懂得寬恕。生命的信仰亦應(yīng)是如此。
學習論語學而篇的心得體會范文想查看更多優(yōu)質(zhì)范文,請上。
精選用戶撰寫心得59人覺得有幫助
《論語》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經(jīng)典之一,很多人喜歡從《論語·學而篇》入手,感受儒家思想的魅力。這篇心得其實不太好寫,既要結(jié)合自己的理解,又要避免照搬古文,還得讓別人覺得你不是在湊字數(shù)。剛開始可能覺得自己對《論語》挺熟悉的,但真到動筆的時候,才發(fā)現(xiàn)很多想法都亂七八糟地堆在一起。
寫心得,先別急著下筆,多翻翻注釋,看看別人是怎么解讀的。比如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”這句話,有人說是強調(diào)學習的樂趣,也有人覺得是在講實踐的重要性。我個人就比較認同后者,因為如果只是死記硬背,那學再多也沒什么意義。不過有時候會想,是不是自己太較真了,畢竟孔子也沒明說到底想表達什么,所以隨心去理解就好。
寫心得時,最好能聯(lián)系生活實際。比如我最近工作上遇到難題,就想著是不是該多向同事請教,就像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伞?。這話說起來簡單,做起來卻不容易。有時候覺得自己懂的已經(jīng)夠多了,就不愿意低頭去學,結(jié)果事情越搞越復(fù)雜。現(xiàn)在想想,當時要是能虛心一點,說不定早就解決了。
還有一點要注意,就是別太刻意追求華麗辭藻。有些人寫心得,上來就堆砌成語,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讀過書。其實寫心得最重要的是真誠,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就行。當然,也不能完全不用修飾,不然讀起來干巴巴的。這就需要把握個度,既不能太直白,又不能太矯情。
有時候?qū)懼鴮懼蜁茴},比如剛才說到工作上的事,突然又扯到家庭問題去了。這種情況很常見,寫心得時容易被自己的思緒帶著走。不過我覺得沒關(guān)系,反正寫心得也不是為了發(fā)表論文,只要大致圍繞主題就行。要是擔心跑得太遠,可以隨時提醒自己回正軌道。
書寫注意事項:
寫心得的時候,最好能結(jié)合一些具體例子。這樣不僅能增加說服力,還能讓自己寫起來更有底氣。比如談到“孝”這個話題,就可以舉自己家里的事情為例,說說父母對自己的影響,或者自己是如何盡孝的。當然,舉例的時候要真實,不要編故事,否則反而會弄巧成拙。
小編友情提醒:
寫完后別忘了檢查一下。有時候?qū)懼鴮懼渥泳妥兊糜珠L又繞,讀起來費勁。這時候就需要把那些多余的詞刪掉,把句子理順。不過偶爾也會犯點小錯,比如把“而”寫成“爾”,或者標點符號用錯位置,這些都是正常的,改過來就行了。
【第4篇】學習論語讀書心得怎么寫3950字
學習論語讀書心得1
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博大精深。在浩瀚的書海中,輕輕翻開一本油墨暈香的文化典籍,仿佛就能與先賢進行深刻的交流,而與此同時他們的智慧光芒也會讓我們深受啟發(fā)。因此,傳承文化經(jīng)典,鑄造文化新輝煌刻不容緩!
近日,我讀了《論語》一書,書中充滿哲理的句子讓我無時不感受到古人的智慧,感受到那跨越幾千年仍充滿生命力的文字,它們于古時被創(chuàng)作,卻仍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現(xiàn)在的現(xiàn)實生活。
正如書中《論語·述爾》有言,“溫而厲,威而不猛,恭而不安”。這句話是要求我們要行中庸之道。中庸之道,即要求我們處理事情要保持一種中正平和的態(tài)度,要把握好分寸,拿捏好力度,使事情處在一種相對和諧的狀態(tài)。這句話深刻地體現(xiàn)了古人的處事哲學,他們懂得度的把握,懂得在一定限度內(nèi)調(diào)節(jié)分寸。而這種思想對我們的現(xiàn)實生活更是一種補益。在社會快速發(fā)展的今天,人們變得浮躁起來,人們難以保持一種中正平和的狀態(tài)去處事,更有甚者,個別人會采取極端手段去達到自己的目的。因此,傳承這種處事風格可以為人們提供一種處事之道,使人們能夠用和諧的態(tài)度去解決問題。而像《論語》這樣的文化經(jīng)典,更是可以在我們現(xiàn)代生活的文化建設(shè)中起到強基固本的作用。
文化經(jīng)典,浸潤著古人的思想光芒,以其特有的文化內(nèi)涵涵養(yǎng)著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心靈,慰藉著我們的靈魂。一個國家若是漠視對文化經(jīng)典的批判繼承,就會失去對文化創(chuàng)新的根基,而無繼承創(chuàng)新又何來新輝煌?又怎樣堅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?加強對文化經(jīng)典的繼承,有助于充分挖掘古人的豐富思想內(nèi)涵,用其蘊含深刻價值的思想指導我們的生活,而同時在對文化經(jīng)典的繼承中,我們能夠筑牢現(xiàn)有文化體系,豐富現(xiàn)有文化內(nèi)涵,鑄造我們中華文化新輝煌!
文化經(jīng)典是古人智慧的結(jié)晶,是我們應(yīng)當珍惜的寶貴精神財富。以黨的十九大思想為指導,傳承文化經(jīng)典,鑄造文化新輝煌,讓我們的民族在新時代煥發(fā)新的輝煌!
學習論語讀書心得2
孔夫子的《論語》語言艱深,作為一名小學生,我只知道《論語》是一本孔夫子和他的學生們的語錄,其它的一概不知。即使人們常說:“半部《論語》,行天下。”但是以前我對它一點也不感興趣。
可是在20--年,我偶然在中央十套科教頻道“百家講壇”欄目看到于丹老師講《論語》。由于于丹老師講的太精彩了,從此我每天中午準時收看“百家講壇”,慢慢地喜歡上了《論語》。
于丹老師告訴我們《論語》的真諦,就是告訴大家,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。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,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,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(tài)度。
《論語》的精華之一,就是告訴我們,如何用平和的心態(tài)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。承認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,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,這就是《論語》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(tài)度。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種遺憾,將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呢?
于丹老師說孔夫子是圣人,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、最有人格魅力的人。神圣神圣,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,是像李白那樣的人;而圣是接近土地的,是像杜甫那樣的人。
孔夫子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大地上生長的信念,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里面脫胎生長出來,而不是從天而降的。
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,我發(fā)現(xiàn)《論語》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,很多是就事論事,里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,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。讓人一看就明白。其實,無言也是一種教育。子曰:“天何言哉?四時行焉,萬物生焉。天何言哉?”(《論語·陽貸》)這則語錄意思是:孔子對他的學生說:“你看,蒼天在上,靜穆無言,而四季輪轉(zhuǎn),萬物滋生。蒼天還需要說話嗎?”
是啊,《論語》是一種態(tài)度,是一種樸素的、溫暖的生活態(tài)度。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。
《論語》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、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(nèi)心,使天、地、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、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。
我們今天也會說,天時、地利、人和就是國家興旺、事業(yè)成功的基礎(chǔ),這是《論語》對我們現(xiàn)代人的啟迪。
……
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,我于《論語》的博大精深,終于有了點滴的感悟。我相信這本書會陪伴我的一生,我愛上了《論語》。
學習論語讀書心得3
看因講《論語》所體現(xiàn)出知性氣質(zhì)而被眾人所熟知的于丹女士的專訪,她這樣描述孔子:我不主張從性別的角度去看孔子。在我的心目中:孔子只有溫度,沒有色彩。專訪在笑聲中結(jié)束,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巨大的困惑。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孔子?換言之,孔子及《論語》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么?古人云:五色令人目盲。
五色在現(xiàn)實中的意義重點在于作為誘惑出現(xiàn)。眼睛作為對外界認知的一個通道,似乎更易被現(xiàn)實所亂,從而蒙蔽內(nèi)心。色彩是斑斕無常的,正如每一種誘惑與欲望,而能夠抵之御之的唯一辦法即是強大、堅定自己的內(nèi)心。而溫度,正是內(nèi)心的良藥?!墩撜Z》教與人天地和諧共處之道為先,其意很是明確:一個人可以閉世隱居(而這點確實由許多人難以揣測的社會因素造成),但他必須活在世上——意味必須先學會與自然相處,儒家所講的類似與道家的“天人合一”便在此有所體現(xiàn)。
而第二要務(wù)即為心靈之道,我覺得這足以體現(xiàn)孔子這個圣賢對人生把握太到位了,只要心靈足夠強壯,那么便可以做到寵辱不驚,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依然神定氣平;同樣,是要給心靈找到正確的歸途,那么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自然成為其準則,黑白清濁也就自然分明。國外的情詩中總說:we should be strong enough to fight for this love。雖然情感亦屬錯綜復(fù)雜,充斥人性境遇的,但一個“足夠強壯”也與孔夫子所倡的心靈之道不謀而合。明白這兩點后,理想、交友、人生都已不是問題。
“為大事者不拘小節(jié)”主要的路徑已確定,自然就難墮迷途。我們確實能從《論語》中看到一個真實的孔子,他擁有一個常人應(yīng)有的率性,也擁有一個圣哲的豁朗與通徹;也會對天發(fā)誓,也會“知天命”而慨嘆?!@就是孔子所提的人生,嚴格要求心靈,放松生活狀態(tài)。在現(xiàn)代社會紛雜之中,人生需要一個自己心靈的樂土,而《論語》的意義在于“道不遠人,讓我們在圣賢的照耀下踏上歸途?!?/p>
學習論語讀書心得4
漫漫年華已在彈指一揮間悄然而逝,唯有一部經(jīng)典未被時光的流沙覆蓋,仍散發(fā)著熣燦光芒,在閱讀越來越呈現(xiàn)碎片化的今天,經(jīng)典仍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盛宴——讀《論語》。
《論語》開辟了我學習的道路,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?!笨鬃拥脑掗_啟了我學習與思考的道路,使我開始探索世界的奧秘?!皽毓识拢梢詾閹熞?”孔子的勸告教會了我復(fù)習與感悟的道理,使我開始溫習而深深感悟。
《論語》的可貴之處還在于,它教會了我修養(yǎng)自身,從而,也能夠使我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,“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”輕巧的一句話,教會了我要寬容,需要培養(yǎng)寬闊的心胸?!爸疄橹恢獮椴恢?,是知也?!焙唵蔚囊痪湓挘嬖V了我做人要誠實,面對自己不懂的東西,不要不懂裝懂,而是要不懂就是不懂,要不恥下問,否則只會貽笑大方??鬃釉裕骸叭诵?,必有我?guī)?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孔子也曾拜過師,而他的經(jīng)歷也正好印證了這句話,我從中學到了要向身邊的人學習他們的優(yōu)點和改變自身的缺點。
我們身為祖國的花朵,未來的棟梁,肩負著中華民族發(fā)展的重任。雖然前方的路荊棘遍布,但是我們要學會披荊斬棘;雖然前方雷電交加,但是我們要勇往直前,中國的未來由我們創(chuàng)新!
“問渠哪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?!睔v史在吟唱:讀《論語》吧!
學習論語讀書心得5
時光飄啊飄啊,它把我?guī)У搅薩___年9月1日,那是一個陽光明媚,萬里無云,碧空如洗的早晨,我來到坦坦教育國學課堂,每一位同學的書桌上都放著一本書—《論語》。
我開始學《論語》了!初學時,我一頭霧水,根本聽不懂,完全不知道老師在嘰哩呱啦的講些什么?
通過近一年的學習,我明白了《論語》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傳承下來的儒家思想智慧,《論語》也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集,輯錄了孔子及其弟子、再傳弟子的言行錄。儒家把《論語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和《大學》合稱為四書,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《論語》的世界,聽聽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故事吧!
《論語》的主人公孔子,外貌略丑,一頭烏黑的頭發(fā)披在肩上,兩只如同鈴鐺一樣大的眼睛看著每個人,鼻子嘴巴大的不得了,都能和蘋果相比了,但最有特點的是它那尖尖的耳朵,一般人還認為他在扮演小丑。
雖然孔子的外貌一點也不帥氣,但他的知識可淵博了。他的經(jīng)典語錄都被他的弟子們整理并流傳了下來,但有一些話卻被人們誤解了。比如子曰:“父母在,不遠游,游必有方。”這句話被一直誤解成了父母在,兒女不能出去,必須要待在家里,不可以去其他地方。而正確的意思是:父母健在,不要遠離家門,如果非遠行不可,也一定要告訴父母自己所去的方向位置,以便聽候父母的隨時招呼。
讀《論語》讓我明白了,做人一定要像君子一樣,堂堂正正的“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?!?/p>
還有區(qū)別君子和小人為人處世不同的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?!彼囊馑际牵壕又v求遵循道的基礎(chǔ)上的和諧,而不是盲目地隨從,小人講求無原則的盲目隨從附和而不是和諧。君子可以廣交朋友,但絕不會交讓自己去干壞事的那種朋友。比如有一次,有一位陌生人想和我交朋友,我問了問他為什么想要和我做朋友,他說想和我一起玩“藍鯨”,我想到了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這句話,于是我溫和地對他說:“謝謝你,我不能和你玩,再見?!?/p>
又比如說期中考試時,我考了全班第一,正當我沾沾自喜時,突然想起了孔子的話:君子泰而不驕,小人驕而不泰。孔子的話告訴我,君子要平和大方而不驕恣,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我們也需要保持謙遜。當別人夸我考得好時,我謙虛地對他說:“英語還考得不夠好,語文也是,請讓我冷靜一會兒。”
《論語》教會了我要像君子那樣坦蕩蕩,讓我明白了一個人一定要誠實,要懷著道德之心做人。
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軍人,首先一定要做到愛國有道。為了實現(xiàn)自己的理想,我要堅持誦讀《論語》,每天練習《論語》中的智慧,更加勤奮努力。
論語讀書筆記
精選用戶撰寫心得44人覺得有幫助
學習《論語》讀書心得該怎么寫?這事說起來還挺有意思。很多人覺得寫心得就是把書里的東西抄一遍,再加點自己的話,其實不然。寫心得得有點講究,特別是像《論語》這樣的書,它講的是古人智慧,現(xiàn)代人寫心得就得琢磨透了。
先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,把《論語》從頭到尾翻一遍,別急著動筆。心里先有個底兒,哪幾句話特別扎眼,哪幾句總覺得有深意,這是第一步。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步驟沒什么必要,直接開始寫就行,其實不然,要是沒弄明白,寫出來的東西就容易跑偏,就像走路沒看路標一樣,容易迷路。
接著就是動手寫了。寫的時候不用太拘謹,想什么寫什么。比如說孔子說“學而時習之”,有人就覺得自己平時學了不少東西,可是一遇到實際問題就懵了,這就像是學了理論沒練過實操。還有人就說孔子講的道理好是好,但放在現(xiàn)在社會是不是有點過時了?這就有點鉆牛角尖了,孔子的話不是死板的教條,而是啟發(fā)人的思路。
寫心得的時候最好結(jié)合自己的生活經(jīng)歷。像孔子講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有些人就能想起自己小時候被欺負的事,那時候就很希望別人能理解自己的感受。寫到這里就可以聯(lián)系一下現(xiàn)代社會,想想現(xiàn)在的人際交往是不是也該多些同理心。
不過有時候?qū)懼鴮懼鴷l(fā)現(xiàn),有些想法挺亂的,不知道該怎么組織語言。這時候不妨停下來喝杯茶,或者出去散散步,讓腦子休息一下。寫心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慢慢來才不會出錯。
書寫注意事項:
寫心得的時候千萬別怕寫錯。像有人寫到“三人行必有我?guī)熝伞边@句話時,就把“三人”寫成“二人”,結(jié)果后面邏輯就有點不對勁了。這種事情偶爾發(fā)生也沒什么大不了,只要不影響整體表達就行。寫心得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出來,哪怕有些地方看起來不太順暢也沒關(guān)系。
小編友情提醒:
寫完后最好找個人看看,聽聽別人的意見。有時候自己寫的東西看不出來問題,旁觀者清嘛。不過也別太依賴別人的意見,畢竟心得是自己的感悟,別人只能提建議,不能全盤照搬。
【第5篇】論語學習心得體會怎么寫1300字
子曰:“君子無所爭,必也射乎!揖讓而升,下而飲。其爭也君子?!?/p>
《君子不爭》看到《論語》中的這句話,馬上想到老子的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”。這是說做人應(yīng)如水,水滋潤萬物,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。在這一點上,孔子與老子觀點有相似之處??鬃拥挠^點是君子之人是坦蕩蕩的,光明磊落,他不與人一爭雌雄,即便是爭也要爭在明處,或者是事業(yè)上的競爭對手,生活中的好友。君子之人不與人爭高低,不與人為敵,待人以禮。成為刎頸之交的廉頗藺相如,以國家利益為重。君子不爭利,若要爭,也是以切磋技藝為主,射場上的競技者,射場下的好朋友。有時就是最嚴酷的戰(zhàn)爭,也要互派使者,約時間,約地點,約人員,約回合,不以暗箭傷人。因此,君子明明白白做事,坦坦蕩蕩做人,人格至上,待人以禮。
子曰:“《關(guān)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?!?/p>
《哀樂適度》這則語錄本來是孔子用來評價《關(guān)雎》的情感風格的,《關(guān)雎》是《詩經(jīng)》的第一首,是愛情詩,是男子追求心儀中的女子,心懷喜悅,充滿了對愛情的執(zhí)著、追求、渴盼,這是“樂”,但又思而不見,追而不謀面,充滿痛苦,這是“哀”,但這首詩卻恰當?shù)靥幚砹饲楦械亩?,樂但不過分,傷感但不感傷,這是一種中道思想。
這個評論的可貴之處是它告訴人們怎樣去合理調(diào)控自己的情感。人生在世,大喜大悲在所難免,莊子想通過“逍遙游”的方式告訴人們要真正做到至人神人圣人,只有擺脫功名利祿。范仲淹告訴我們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這些思想都告訴我們要學會調(diào)適自己的心理,修煉自己,寵辱不驚,樂觀曠達,恰到好處。
子曰:“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?!薄墩撜Z·里仁》。
《仁者安仁》孔子告訴人們應(yīng)當向仁者智者的方向努力,這是做人的目標,因為一個人如果不仁不智,他就不可以長久處于貧困之中,不可以處于安樂的環(huán)境之中,他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,會做出犯上作亂之事,會損害他人利益。
真正達到生命自覺的人,他會安于仁德,利于他人,他會以寬厚之風靈動之氣呈現(xiàn)自己高尚的人格,他能一貫把持自己高尚的人格,不因貧困,不因利益,不因權(quán)勢??鬃诱J為自己的弟子中最賢德的人是顏回,就是因為他住在簡陋的街巷,吃著粗糙的飯菜,仍然能不改其樂,老師以有這樣高度生命自覺的弟子為自豪。孟子也說:貧賤不能移,就是處于困頓的境地不能動搖自己的做人底線,不做茍且之事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,安于仁,利于仁,行于義。
子曰:“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;貧與賤,是人之所惡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于是,顛沛必于是?!薄墩撜Z·里仁》
《不失仁道》孔子的這則言論有兩個關(guān)鍵詞,即“道”和“仁”,其實在這里“仁”是對“道”的闡釋,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都要依從于道,不做背離道之事,到孟子對這一觀點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,他說“富貴不能淫 ,貧賤不能移”,就是說君子之人要保持一貫的操守。仁是對道的進一步闡釋,君子之人不能在很短時間和很困頓的時間違背仁,仁成為君子之人的道德底線,如果背離仁,那就違于道。
現(xiàn)實生活中,我們應(yīng)具備人道之心,富貴不離道,貧賤不違道,時時事事將道存于心間,時常檢查反省自己,做真君子。
《論語》學習
精選用戶撰寫心得82人覺得有幫助
學習《論語》心得其實挺有感觸的,特別是想寫出點東西來,得先多讀幾遍。有些人可能覺得背誦那些古文挺費勁,但其實慢慢琢磨,就能體會到孔子他老人家說話里頭的深意了。比如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”,這句大家都熟,但真要理解它背后的意思,就得結(jié)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去想想。我剛開始也沒太懂,后來聽別人講過,才明白這句話不只是說學習要經(jīng)常復(fù)習,還強調(diào)了一種持續(xù)進步的態(tài)度。
寫心得的時候,最好能聯(lián)系自己的生活。像我有一次遇到難題,想放棄的時候,突然想起孔子說的“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”,就覺得自己不能再裝懂了,于是趕緊去請教別人。這樣的經(jīng)歷寫進心得里,會顯得特別真實。當然,寫的時候也不必太拘泥于形式,想到什么就寫什么,這樣反而能讓文章更有溫度。有時候我寫著寫著,就會聯(lián)想到一些小時候的事,比如父母怎么教我做人,這就讓文章的內(nèi)容更加豐富了。
不過有時候?qū)懼鴮懼?,思路就有點亂。比如說前幾天寫心得,本來想聊聊孔子關(guān)于孝道的看法,結(jié)果寫到一半又扯到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上了。雖然有點跑題,但回頭看看,好像也有點道理。畢竟孔子的思想很廣博,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。所以我覺得寫心得不用太擔心結(jié)構(gòu)問題,只要心里有話想說就行。
還有個竅門就是多參考別人的感悟。我曾經(jīng)看過一本書,里面有人提到孔子的話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伞?,這讓我意識到平時身邊那些不起眼的小事,其實都藏著值得學習的地方。后來我把這個想法寫下來,發(fā)現(xiàn)還挺受歡迎的。不過這里有個小提醒,就是千萬別照搬別人的見解,要加上自己的理解才行。
寫心得的時候,字跡工整也很重要。有一次我寫得太潦草,自己回頭一看都認不出寫了什么。而且要注意標點符號,要是標點用錯了,意思可能會完全變樣。比如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”如果少了逗號,讀起來就會很別扭。有時候我也會犯這種小錯,但只要事后仔細檢查一下就好多了。
【第6篇】學習論語心得體會范文怎么寫2550字
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,在一定意義上說,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,被后人稱為“萬世師表”。孔子首創(chuàng)平民教育,繼承、發(fā)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,相傳孔子“弟子三千,賢人七十”,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??鬃釉谝簧慕虒W實踐活動中,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,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。他的教育思想、教學方法、治學態(tài)度,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(guān)系,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。
(一)學思結(jié)合,溫故知新??鬃幼鳛橐晃唤艹龅慕逃?,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論,他主張“有教無類”和“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”。從治學的角度看,他強調(diào)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”,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,必須認真學習并進行思考;他提倡“溫故而知新”,認為時時溫習已經(jīng)學過的舊知識,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。特別是“學思結(jié)合”和“溫故知新”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(guī)律。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,就是“以學生發(fā)展為本”。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(fā)展。作為學生,要發(fā)展首要任務(wù)是學習,這其中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(nèi)容:一是學習文化知識,這就離不開“學思結(jié)合”;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,這就離不開“溫故知新”。只有這樣,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。所以,我個人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《論語》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(fā)展。
(二)因材施教,循循善誘。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,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(fā),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,“中人以上,可以語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語上也。”孔子培養(yǎng)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,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,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,如用“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”喻指節(jié)操,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、不屈不撓的精神;用“逝者如斯夫”比喻時間一去不復(fù)返,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、發(fā)奮圖強。這樣的教學方式,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贊,顏回說:“夫子循循然善誘人?!蔽覀兺ㄟ^“校本培訓”,已經(jīng)確立了新的教育觀。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,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(fā)展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(guān)注學生的個性差異,根據(jù)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,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(fā)展。這里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“因材施教”有著密切聯(lián)系的。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、理解、寬容每一個學生,要善待學生的錯誤,要用優(yōu)點融化學生的缺點?,F(xiàn)在學生厭學輟學現(xiàn)象嚴重,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、悲觀消極的心態(tài),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“循循善誘”,要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,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,去發(fā)揮自己的聰明才智。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,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。所以,作為教師就要“因材施教”、“循循善誘”,發(fā)現(xiàn)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,扶持它,呵護它,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。
(三)善于啟發(fā),觸類旁通??鬃犹貏e強調(diào)把握時機,進行啟發(fā)式教育,實際上“啟發(fā)”一詞就來自《論語》。他說“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(fā),舉一隅,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(fù)也?!敝挥袑η笾麖妳s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,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,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??鬃拥倪@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,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,善于推論,聞一知二,舉一反三。這種啟發(fā)式的教學方法,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(fā)展,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。因此,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(jīng)不是最重要的了,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,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,開發(fā)學生的各種潛能。所以說,現(xiàn)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,更應(yīng)該教會學生學知識。教師“舉一隅”是教給學生知識,學生能“以三隅反”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。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,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,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,從而收到以一當十、觸類旁通的效果。
(四)相互切磋,教學相長??鬃釉诮虒W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、共同討論,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。《論語·學而》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后,領(lǐng)會了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的道理,孔子非常高興。一部《論語》,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??鬃拥慕虒W是民主的。他樂于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,對于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。顏回是孔子最贊賞的弟子,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,從來不提意見。因此,孔子責怪說::“回也,非助我也,于吾言無所不說?!币庵割伝貜膩聿幌蛩岢霾煌囊庖?,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,所以說“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”??梢?,孔子是開明、民主的教育家。今天,我們提倡師生互動,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。教師不僅教,也要在互動中學;學生不僅學,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。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(fā)展成長負責。我們大家都教過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華侍坐》一課,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。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“以問題為主線,以活動為載體,以體驗為收獲,以情趣為動力”,為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。只有師生互動,才能讓師生的創(chuàng)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(fā)揮,課堂也才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。
(五)聯(lián)系實際,評人評事。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,上自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、周公、伯夷、叔齊,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、子產(chǎn)等各類名人,以及他自己的弟子??鬃油ㄟ^對人的評價,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,為弟子們修身養(yǎng)性樹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??鬃由钤谝粋€動蕩不安的時代,社會新聞很多,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,他密切注視和關(guān)心時事,隨時表明自己的態(tài)度,宣傳自己的主張。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。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,并且也反映了他通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的良好學風。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,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。今天,聯(lián)系實際,評人評事,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內(nèi)容。貫徹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的教學原則,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(chǔ)知識,又能培養(yǎng)學生應(yīng)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。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(xiàn)三維目標,即知識與技能、過程與方法、情感態(tài)度與價值觀,其中就體現(xiàn)了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的教學原則。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,“教師既要給學生干糧,還要給學生獵槍。”
總之,《論語》是一部內(nèi)涵豐富、思想深刻的書,值得我們認真閱讀、仔細品味??鬃拥慕逃枷胧恰墩撜Z》中最精華的部分,是一份珍貴的遺產(chǎn)。讀后受益無窮。
學習論語心得體會
精選用戶撰寫心得73人覺得有幫助
寫心得體會,剛開始覺得挺簡單的,照著書本抄一遍,再加點自己的理解就完事了??珊髞聿虐l(fā)現(xiàn),這玩意兒還真得琢磨一下。就像《論語》這類經(jīng)典書籍,要是單純地摘幾句原文,再隨便寫點感悟,那寫出來的肯定沒什么深度。所以,得先搞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寫。
寫之前最好先理清思路,比如你想表達什么觀點,是從某個具體章節(jié)入手,還是想從整本書的角度去談體會。如果光是東一句西一句地亂寫,讀者看了也是一頭霧水。當然,有時候?qū)懼鴮懼鴷l(fā)現(xiàn)自己跑題了,這很正常,回頭再調(diào)整一下就行。記得有一次我寫的時候,本來是想說孔子提倡仁愛,結(jié)果寫著寫著就扯到孝道上了,后來才反應(yīng)過來,得趕緊拉回來。
還有就是引用原文的時候,別太多也不要太少。太多的話顯得自己沒話說,全是照搬,太少又怕人家不知道你在講什么。引用的時候也要挑那些比較經(jīng)典的句子,不是說越長越好,有時候一句話就夠了。不過,有時候?qū)懙臅r候會忘記出處,比如“學而時習之”這句話到底在哪一章來著?想了半天才想起來是在第一章,這就有點尷尬了。
寫心得體會的時候,適當?shù)睦右埠苤匾?。比如說孔子說“三人行必有我?guī)熝伞保涂梢越Y(jié)合自己的生活經(jīng)歷來說說誰曾經(jīng)教會過自己什么東西。不過有時候例子選得不好,反而會讓人覺得不貼合主題。比如寫到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的時候,非要舉個買菜的例子,這就有點奇怪了。
書寫注意事項:
寫心得體會的時候,情緒表達也很關(guān)鍵。有時候讀到一些特別感人的地方,忍不住想抒發(fā)一下感情,但也不能太過頭。比如寫到孔子周游列國的經(jīng)歷,覺得自己也要像他那樣堅持理想,可又擔心寫得太煽情顯得不成熟。還有一次寫到“君子食無求飽”這句話時,想表現(xiàn)一下自己淡泊名利的態(tài)度,結(jié)果寫得有點像喊口號了。
小編友情提醒:
寫完之后最好能多檢查幾遍。有時候打字快了,會出現(xiàn)一些小錯誤,比如把“之乎者也”寫成“之乎者啊”,雖然不影響大意,但還是挺影響觀感的。還有些地方句子結(jié)構(gòu)不太順暢,讀起來拗口,這時候就得改改措辭。不過有時候?qū)懼鴮懼屯藱z查,等到別人指出問題了才恍然大悟,這也是常有的事。
【第7篇】學習于丹論語心得體會怎么寫1000字
通過學習于丹教授《論語》的這本書后,我深受啟發(fā)。于丹教授的講課,剖析現(xiàn)代社會人們的為人,處世的方法和道德,告訴我們既是人們身邊所發(fā)生的日?,嵤?,也是最簡單的真諦,《論語》中把天比做理想主義,地比做現(xiàn)實主義,天、地、人和在一起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,每一個人把自己容入大自然,因勢利道,不斷學習,內(nèi)心充滿快樂,寬容,整個社會才能和諧。
講到處世之道,我深有體會。記得在我遇到麻煩和問題時,也曾痛苦過,曾徬徨過,不知道該怎么辦,干什么都感到?jīng)]意思,整天提不起精神,但是時間或許能夠減輕痛苦,等過了一段時間想開了,既然痛苦不能解決問題,每天痛苦也是活,開心也是活,為什么不能每天開心點呢。人的一生難免要遇到挫折和磨難,怎樣來面對生活給自己帶來的不幸呢?于丹教授告訴了我們,如何用平和的心態(tài)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。她說:“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,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,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(tài)度?!比耸紫纫軌蛘_面對人生的遺憾,不要糾纏在里面,一遍遍地問天問地,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。如果你無力改變,那就努力去適應(yīng)它。
為人處世也是一樣,應(yīng)該放下時且放下,你寬容別人,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。在工作中,對待同事,要大事講原則,小事講風格,互幫互助。家庭中,長輩、家屬、親戚之間,一些陳谷子爛芝麻的事,不要抑郁于胸,要學會自己勸自己,想開些,就像人所言;你心量有多大,就有多大的福氣。所以何必計較那么多呢?一種遺憾,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,放大遺憾的后果是什么呢?那就如印度詩人哲泰戈爾所說:“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,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。”承認現(xiàn)實的不足之處,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,這就是《論語》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(tài)度。
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一個人只有工作上往上比,才會看到自己的不足,生活上往下看,才會得到滿足,不會去攀比。平淡的生活,足以滋養(yǎng)世人??从诘ぁ墩撜Z》體會到的是,《論語》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(jié),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,又是一個正直、坦率、寬容的朋友,它是一個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、品性修養(yǎng)的鏡子,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,在現(xiàn)代生活匆匆的路途上,多一份藝術(shù)和智慧,多一份清涼與閑暇,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。
總之,在當今以經(jīng)濟利益為主導的社會潮流中讀于丹的論語心得,真的能給人以心靈凈化,如一絲清泉沁人心脾,讓人陶醉,給人以啟迪。
精選用戶撰寫心得65人覺得有幫助
學習《論語》心得體會該怎么寫?這事說起來有點復(fù)雜,但也不是太難。很多人覺得寫心得,就是抄抄書里的句子,再隨便寫幾句感想就行。其實不然,要是這么干,寫出來的東西肯定沒深度。
先得熟悉《論語》,多看看注釋,弄明白孔子說了什么。比如孔子講“學而時習之”,這句聽著簡單,可真琢磨起來挺有意思。學了東西得經(jīng)常復(fù)習,這道理誰都懂,可實際做到的不多。要是寫心得,就得結(jié)合自己的經(jīng)歷,想想平時有沒有好好復(fù)習過功課,工作里有沒有學到的新技能,是不是堅持練習了。
寫心得的時候,最好找個切入點,別上來就大談特談《論語》的偉大??梢詮纳磉叺男∈氯胧郑热缗笥验g相處的問題??鬃诱f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這句話放在現(xiàn)在也適用。寫的時候可以回憶下自己有沒有做過讓別人不舒服的事,如果有,后來怎么改正的。這樣寫出來的內(nèi)容才真實,能打動人。
不過有些人在寫的時候會犯點小毛病,比如寫到“三人行必有我?guī)熝伞?,就把重點放在找老師上面,卻忽略了這句話還有另一層意思——向每個人學習。這種理解偏差雖然不是特別嚴重,但還是會影響表達效果。所以寫的時候得仔細想想,到底想傳達什么意思。
還有一種情況,有些人喜歡堆砌華麗的辭藻,結(jié)果反而顯得空洞。寫心得重在真誠,沒必要追求多么高級的詞匯。像“君子不器”這樣的句子,只要結(jié)合自身去理解就行,不必非要找些復(fù)雜的解釋來湊字數(shù)。
寫完之后,最好能多讀幾遍,看看有沒有不通順的地方。比如有的地方可能會寫成“我經(jīng)常和同事討論問題,大家互相幫助,共同進步”,這里“互相幫助”和“共同進步”有些重復(fù),改成“我經(jīng)常和同事討論問題,大家相互學習,一起成長”會更好。還有些時候句子可能會稍顯啰嗦,像“通過這次的學習,讓我明白了……”去掉“通過這次的學習”直接說“這次學習讓我明白了……”會更簡潔。
寫心得是個細活兒,需要耐心和細心。希望這些小建議能幫到你們,寫出來的作品既有內(nèi)涵又接地氣。
【第8篇】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怎么寫1000字
《論語》是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孔.的弟.及再傳弟.對孔.及其弟.的言行的記錄,其核心思想是“仁”。《論語》中的《學而》篇就向人們講述了關(guān)于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,特別論述了怎樣做人的為人之道。
在《論語》學而篇的學習中,我頗有感受。
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?!?/p>
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,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。在生活中,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(shè)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,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、做事,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、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(chǎn)生。然而,當利益沖突一旦出現(xiàn)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?為什么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了它呢?
還記得剛買電腦那陣兒,本來狹小的寢室一下.多出了五臺電腦,每個人都想把.機放在自己的最方便、最安全的地方。而每個人對電腦的使用時間和方式都各異,為此寢室里經(jīng)常發(fā)生冷戰(zhàn),電腦布局模式不斷更改,弄得寢室沒有一絲“溫暖”,悶得人難受。后來我們冷靜了下來,試著為對方考慮,大家彼此道了歉,都做出了讓步,最后寢室形成了統(tǒng)一的作息時間,為了共同目的,我們終于和好如初,又是好姐妹。
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?!?/p>
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,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是危險的?!墩撜Z》中這句格言值得我們好好體會和牢記。學習型社會不但要求我們終生學習,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。在大學四年里,我們或許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,但我們學習中的思考卻不夠,對社會的一些現(xiàn)實問題的探索更相當缺乏。我想我們大學生需要用更多的實踐來檢驗我們的知識。
暑假,我隨著我院三下鄉(xiāng)隊伍到了開縣(全國的貧困縣之一)。盡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時間,在那里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里,讓我真正看見了貧困山區(qū)的經(jīng)濟、教育現(xiàn)狀。有一個鄉(xiāng)教學設(shè)施極差,沒有書桌、椅.、圖書,教師缺編嚴重達200余人,有些學生上學每天要走四五個小時。有的村小每學期只能上一次計算機課,有些孩.每一次都會走上半天的山路,學習三節(jié)課后再走回去。他們中不少孩.因為貧困等原因而輟學。
在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:為什么山里的孩.小學畢業(yè)或是初中畢業(yè)后,他們就面臨著勞作或打工就業(yè)呢?當?shù)氐膶W校教育又能給他們提供些什么呢?而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?
在科學技術(shù)日新月異、物質(zhì)文明高度發(fā)展的今天,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(tǒng)文化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(fā)揚?!墩撜Z》就是文化經(jīng)典之一,學而思,思而學,必定有益。
精選用戶撰寫心得42人覺得有幫助
寫心得體會,像我剛接觸《論語》的時候,就老想著得寫出多高大上的東西。結(jié)果,第一遍看下來什么也沒記住,就想照搬別人寫的,總覺得那才叫專業(yè)。后來慢慢明白,這玩意兒得結(jié)合自己的理解,而不是一味模仿。
寫之前最好先把書再翻一遍,尤其是那些印象模糊的地方。就像我那次,明明記得孔子說過什么話,可具體在哪章哪節(jié)就找不著了,急得抓耳撓腮。還有,別光顧著抄經(jīng)典,得想想自己為什么覺得這段話重要,不然寫出來的東西就空洞得很。我記得有一次寫心得,洋洋灑灑一大篇,回頭一看,全是摘抄,一點個人見解都沒有,自己都覺得沒勁。
寫的時候,不用太拘泥于形式,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就行。不過,有些地方得稍微整理一下思路,不然東一句西一句的,讀者看著都迷糊。比如我寫到孔子講孝道那段,本來想直接感慨幾句就完事,后來想想,如果能舉個例子就更好了。于是就寫了小時候父母對我怎么好,現(xiàn)在又該怎么回報他們之類的話,感覺一下子生動多了。
寫心得也有個小麻煩,就是有時候會遇到卡殼的情況。就像那天寫到孔子的“學而不思則罔”,我就糾結(jié)了半天,不知道怎么表達才好。后來突然想到,其實這不就跟我們平時學習一樣,只學不問,最后什么都沒搞明白。這么一聯(lián)想,文章就順溜出來了。
寫完之后,別急著交上去,擱那兒放幾天再去看看。我有次寫完第二天拿出來讀,發(fā)現(xiàn)好多不通順的地方,自己都忍不住笑了。所以,寫東西不能太趕,給自己留點時間修改很重要。還有,要是有機會的話,可以跟朋友交流一下,聽聽他們的看法,說不定會有新的靈感。
其實寫心得體會,最重要的是真誠。如果你自己都不信服的話,別人看了也不會當回事。就像我寫到孔子提倡的仁愛之道,剛開始只是照本宣科,后來越寫越覺得挺有道理,慢慢地也就入戲了。所以呀,寫之前得先說服自己,這樣才能打動別人。








